新闻中心
News
“张雪峰热”背后的教育空心化
经济观察网言咏/文又到高考填报志愿时刻,张雪峰再成焦点。他针对今年高考生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卖到近1.8万元,还一售而空。而针对2026年高考提前布局的“梦想卡”售价8999元,也近售罄。“张雪峰热”扑面而来。
做这门生意的不止他一人。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,2023年,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到9.5亿元,是2016年的7.3倍。2027年预计将达到12.2亿元。这是一个广阔的市场,张雪峰只是行业里的一个“网红”标杆,因为时常语出惊人而站上了风尖浪口。
舆论对张雪峰的评价两极分化。反对者认为他贩卖焦虑,“割韭菜”;拥护者认为他从底层人的视角给出建言,“话糙理不糙”,解了普通老百姓之所急。我无意评论他具体言论的是非,但平均上万元的咨询服务费用,真正的底层百姓是够不着的,他们或许也不知道世上还有张雪峰。
透过张雪峰热,以及这些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市场的持续扩张,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变化:就业的不确定性加剧,内卷加剧,再叠加扩招因素,如果说以前家长对志愿填报抱有更多的平常心,那现在则是满满的紧张感,生怕入错门、误终身。于是,张雪峰成了救命稻草,而他所流露的现实主义也迎合了身心俱疲的人们,已经卷到痛苦的人生还谈何理想主义。
我们承认时代的沉重,但如果把高考志愿选择的迷茫仅仅归因于此,似乎有些偏颇,也无异于改善局面。值得追问的是,是什么让家长和孩子在填志愿事到临头时毫无章法、完全失措,似乎没有任何思考的锚点?在我看来,这是教育空心化的一个后果。
应该说,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,术业有专攻,有人为你填平“信息差”没什么不好。不合理之处在于,大部分人在咨询的时候几乎是盲目的。试想一下,当你向张雪峰们提问时,是“一抹黑”还是内心有锚点的?当你得到建言时,你是被牵着走还是自主决定如何吸收?这两者有本质区别。《三联生活周刊》最近报道了一位新闻传播学大四的学生,当年做志愿填报咨询的亲戚就极力反对他选新闻,因为他的高考成绩够得上更好的985学校,也够得上更热门的专业。这个孩子没有盲从,而是四处找人了解新闻行业的具体情况,从工作状态到收入水平。如今他被保研,未来的路还很长,我们很难用世俗的定义说他就获得了成功,但是,一个少年时就懂得调查、思考、自主决定的人,未来不会差到哪里去。这种定见胜过任何热门专业的加持。
遗憾的是,这样的孩子不多。在我们的教育生态下,大部分考生用十几年的时间专心做一件事——准备高考,根本没有自我探索的机会。孩子有自己的热爱吗?有自己的擅长吗?有自己的向往吗?甚至更基本的,有自己的想法吗?孩子不知道,家长也不知道。一个悖论是,当有人说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时,家长说“孩子没有兴趣和爱好“。这就是空心化教育的结果,缺失了自我探索,也丧失了自我意志,突然面临选择时就完全没有锚点,只能倒向绝对的功利,或者盲从。
其实,从来没有绝对的好专业或坏专业,只有适合的专业或者学得好的专业——对于个体来说,这就是好专业。兴趣非常重要。当下在极端功利主义影响下,个体的兴趣往往是被忽视的。但实际上,这才是最为珍贵的——有热爱,并且有为之付出努力的愿力和行动,离成功就只差一个”坚持“了。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就读的女孩姜萍,因为对数学的热爱,持续钻研,最终闯进了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,就是兴趣导向成功的最好例证。
新高考实施之后,生涯教育被提上了重要位置,但落实得并不好。实际上生涯发展教育很重要,它甚至于应该被前置到幼年时期,融于无形之中。我有一个朋友,孩子幼儿园时喜欢上昆虫,父母不仅支持孩子的兴趣,还和他一起探索,到了小学三年级,这个孩子已经俨然小小昆虫学家了,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科普讲解员。爸爸经常说,中国农大就是孩子将来的目标,虽然是半开玩笑,但也不乏真实,无论如何,孩子从小有自己的热爱并有所坚持,就是一个好的起点。
一个好消息是,近日,上海交大、同济大学、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本科招生政策发布会上明确表示,将放开转专业的限制,让学生在就读期间有多次转换专业的机会。这是值得鼓励的改革方向,它意味着高校教育更加指向以学生为中心,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家长和学生“一报决胜负“的现实忧虑,也期望能促进更全面的教育。